雅山茶与佛教

2014-12-25来源 : 互联网

历史名茶雅山茶盛名不衰的原因一是有过“贡茶”历史,出名于朝廷;二是产于名山名寺,由高僧创制;三是得到过名人赞赏,有诗文为证;四是长期在茶叶市场走俏,价廉物美,为大众亲睐。当然,这些名茶决非徒具虚名,无论经过理化检验或感官审评,其形、色、香、味都有高誉,茶品堪称上乘**。

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茶供佛徒坐禅驱睡和招待香客、游人,在佛门被广受欢迎。唐朝开元以后,原本不产茶的北方,受禅宗佛教饮茶风尚的影响,也 “到处煮饮,遂成风俗”。《封氏闻见记》中江淮泛指江南和淮南,是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地,陆羽《茶经》中记载的江淮名茶只有“潜山茶”、“霍山黄芽”、“雅山茶”、“上睦茶”、“临睦茶”和“婺源山谷茶”六种,而这些名茶大多都与当地佛寺道观有关。“

自古名寺出名茶”。唐朝李肇《国史补》中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拥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蕲州蕲门团黄,其真品都出之寺庙或寺僧。

当然,宣州宁国“雅山茶”也不例外,该茶*先由唐代“白云禅寺”僧人创制,因陆羽《茶经》记录而闻名于世,经唐代宣州太守尝荐之于京洛,而被列为“贡茶”,后经唐宋文人墨客诗画表荐,“雅山茶”具备了中国名茶的寺僧创制、“贡茶”地位和名诗赞赏的几大基本条件。“雅山茶”之所以从唐代就能盛名于世,得益于雅山周边寺院高僧长年精心改良和培养。

“雅山茶”原产地为古宣州宁国雅山,为现在的宣城市宁国板桥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境内主峰之一,该山与宣州、泾县交界,形似老鸦,故又名鸦山。山上植被丰富,古木参天,日照期短,雨量充沛,地温寒湿,土质肥沃,常年云雾缭绕,茶树资源丰富。*高峰海拔 1153米,其上有千年古刹—“白云禅寺”,又名“铁瓦寺”,是九华山佛教分支,至今仍有古稀和尚在寺内品茗打坐,诵经传佛,每年都有海内外信徒步行上山进香朝拜。

在鸦山上,有鸟兽踪迹的地方就有茶树生长。“雅山茶”生长在山崖石缝黑土当中,日夜有涓涓山泉和云雾雨露滋润,自古以来,一直是天然有机生长。由于鸦山山高路险,人迹罕至,采摘**难度,山上的茶树仅有当地茶农和僧人上山采摘和管理。

名山产茶,名寺创茶。雅山僧者利用该山**茶叶资源,改良茶种,精心培养,逐渐创制出了原产地**茶叶“雅山茶”。“雅山茶”经山寺僧人、茶农大规模移种和宣州官府专控进京上贡,才形成了“雅山贡茶”的历史地位。

所以北宋时期,宣州宁国白云禅寺“雅山茶”、苏州西山水月庵的“水月茶”、杭州于潜“天目山茶”、扬州“蜀冈茶”、洪州“双井白芽”等,或贡或献,也都是僧道创制和宣传出来的珍品。以安徽出产的一些名茶为例,如“黄山毛峰”主产于黄山松谷庵和云谷寺一带;“霍山黄芽”产于大阳长岭庵;“潜山茶”为唐代天柱山僧种植;休宁“松萝茶”是明时僧人大方*创,等等。

标签: 安徽茶叶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