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门前村农民文化乐园

2015-01-18来源 : 互联网

从六武高速的丁埠出口下行约一公里,在一片向阳的山坡上,有一进坐北朝南的老宅院,青砖灰瓦马头墙,典型的徽派古建风格。这里曾经是南溪门前村的周家老屋,不过现在它有了个更“现代”的名字——农民文化乐园。

“以前还有个门楼子嘞,气派的很。”院前修葺一新的休闲广场上,61岁的周世柱老人看着3岁小孙子玩耍,“后来没人管,慢慢的就破败了。”

渐入消亡的周家老屋

周家老屋,又称周氏公堂。老屋的具体来历已不可考,据闻可上溯至明末清初。不过在周世柱的记忆中,这座门楼中厅齐全的宅院,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举行过任何宗族仪式。“老一辈都说这是宗族逢年节举行集体活动的地方,所以不叫宗祠,叫公堂。”

周氏是门前村的大姓,宗族人口占整村的百分之七十,老一辈的口口相传中,周家祖上出了位巡抚大官,巡抚衣锦还乡时起了这座大宅,宅上题匾“忠厚传家”,以示泽被后世不忘孝悌之意。在老屋改造前的老照片上,依稀可见族群拱卫公堂建起了不少宅院,因为年深日久的缘故,有些老旧荒凉。

“后来人都到山下路边建了房子,年轻人都出了山,房子没了人气,就破败了。”周世柱念叨,“那块‘忠厚传家’的匾额也丢了,不然老能值*了。”

如果没有下文,周家老屋的命运,也许就像许多湮没在历史中的古迹一样,渐趋不见。

“重生”的文化乐园

2013年,村里的几个基层干部找到周氏宗族,提出了维修改造周家老屋的意见。“不知道啥叫文化乐园,但既然不用俺们出*,总归没坏处。”周世柱回忆。

征得同意就好办,彼时老屋周边仅存零星几栋村民迁走遗留的老房子,谈妥动迁,7月招标,12月底竣工验收。到2014年开春时,一座包含广场、舞台、礼堂、讲堂、图书室等堂舍的“新周家老屋”面向村民敞开了大门。

“我们是在原有老屋的基础上加以维护和增建。”就周家老屋的维护状态,南溪镇文化站站长吕祥峰如是说。

门庭和中堂青砖铺地,马头墙上的青砖修旧如旧,伴随老屋数**的那株牡丹依然在吐芽抽枝,但顶着“门前农民文化乐园”的周家老屋内里格局却绝不相同了。

如今的老周,没事就带着自己的小孙子到文化广场上转转。一周固定几次地来乐园里听听戏,有时兴致来了再到讲堂里露一手,将他那一门种茶炒茶的好手艺向老邻居们传传道,“我家里可有五十亩的茶山嘞,这个我擅长。”老周很得意。

临分别前,老周说,要把周家老屋的故事、那块匾的故事,说给他的孙子听,一辈辈地传下去。

记者手记:农村文化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不能以破坏为代价,怎样因地制宜,需要将心比心的换位考量。而从濒临消失的古旧老宅,到文化乐园的新兴载体,同时依然传承着忠孝悌义的精神,周家老屋“涅槃”式的变迁经历,值得我们许多人从中深思与取经。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