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小兰花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01-29来源 : 互联网

2010年5月,省文化厅公布了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安市舒城县“舒城小兰花制作技艺”名列其中,此次成功入选对我县“舒城小兰花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其下一步申报***非物质遗产奠定了基础。舒城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舒县,翌年改龙舒县。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设舒城县延用至今。

舒城县地处江淮之间,大别山东麓。县内西南山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盛产茶叶,百余公里群山起伏,海拔多在300-800米,***自然保护区“万佛山”、****级风景旅游区“万佛湖”镶嵌其中,林木葱茏、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漫射光较多,***,终年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植被丰富,得天*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茶树新梢氨基酸、水浸出物等物质的形成,有利于良好香气和滋味等优良品质的形成,茶叶采制时正值漫山兰花竟相吐蕊飘香时节,茶叶吸附花香*具风韵,铸就了舒城小兰花茶优异的品质基础。舒城小兰花茶产于舒城县境内,属安徽**名茶之一,创于明未清初,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用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的正常芽梢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烘青绿茶。

其手工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特,主要工艺:鲜叶采摘→摊凉分级→锅炒杀青、做型→炭*烘笼初烘→拣剔→足烘→包装。主要特点:杀青、做型采用特制的小竹丝把在两口并连斜锅茶灶中完成;干燥采用当地红木炭*烘笼进行初烘、复烘。上世纪90年代,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结合舒城小兰花茶品质特点和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成功研制出舒城小兰花茶机械化、现代化生产工艺,提高了舒城小兰花茶的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舒城小兰花茶共分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级别。

其品质特征为:即外形芽叶相连成朵,自然舒展,色泽翠绿显毫,冲泡后如兰花初放,枝枝立于杯中,带兰花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成朵,叶质厚实耐泡。舒城小兰花茶以其“形似兰花,香如兰花”的优异品质而享誉祖国大江南北,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十多年来,舒城小兰花茶在国内各类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屡屡获奖,共获金奖、一等奖等50多项奖项。

1958年9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毛主席视察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品尝舒城小兰花茶后并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伟大号召,***总理也于1995年8月20日视察了舒城县茶业生产,伟人的指示和鼓励极大地推动了舒城茶叶发展,2002年舒城县选育的茶树良种“舒茶早”被农业部评定为***茶树良种,2004年制定了舒城小兰花茶**地方标准(DB34/T451-2004),2008年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了“舒城小兰花”证明商标,2010年“舒城小兰花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标签: 安徽名茶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