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泉当地有谚语曰:“羊肉面,锅贴饺,剃个头,洗把澡。”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香泉的地方特色与特产。
香泉的地方特色与特产(一)羊肉面
羊肉面雄距四宝之*,这是香泉餐饮的拳头产品,具有相当的知名度。
香泉羊肉面有**历史,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香泉本街人张元和就开了一爿(音:pán)羊肉馆,店主就是**傅,家人就是服务人员。铺面不大,前店后作坊,几张桌子,十来条长条凳,以方便顾客就餐。
张元和的羊肉馆生意还不错,因此一直沿续下去。自己老了,儿子张维志就子承父业,虽然铺面几经变动,羊肉馆一直开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工商业公私合营运动中,张家因为是农业户口,只能退出,具有城镇户口的原来的饮食业人员,也曾一度开办过羊肉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几起几落。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和整个*****期间,香泉镇上专门经营羊肉的餐馆不见踪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而放宽政策的春风,年近花甲的张维志重操旧业,身为农业户口的他又开了一爿小饭店,除了烹调香泉当地的菜肴外,还附带着经营羊肉面。此时,羊肉面虽然再露头角,但仍然处在从属的地位。张维志仍既是**,又是大厨,他家几个孩子就是服务员,在营业中,也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制作羊肉食品的技术。
石传海外号“毛笔”,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人员,具有城镇户口,原来是香泉镇上**一家染坊的学徒,后来成了工人。由于染坊倒闭,就转到合作商店。后来,集体经营的商店解散了,精明的他就开起了羊肉馆。石传海经营羊肉馆的渊源有两个:其一,他的岳父陈昌林是当年集体羊肉馆的人员,有一定的加工羊肉的技术。其二,他家就是集体羊肉馆的原址,他的家属也熟悉羊肉馆的经营。
石家是专门经营羊肉食品的,他家有三间门面,两进房屋,在当时的香泉镇上,算是有相当的规模,到八十年代后期,生意逐渐红*,也有了一定的名气。由于全镇不只是一家馆子,生意就有了竞争,在竞争中,各家都为吸引顾客而注意钻研技术,提高质量,所以香泉羊肉面的名气就远播各地,吸引得外地到香泉的人指名要吃羊肉面。
自九十年代以后,张家的后人分立门户,他们多数也专门经营羊肉馆,石家也有分号,到上个世纪末,香泉羊肉面达到鼎盛时期。这种情形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向外地的辐射。现在,和县城、马鞍山、南京、巢湖都有香泉羊肉面的字号。二是经营的规模。现在的经营者远不是张石二姓,仅仅香泉近二十家餐馆,家家都有羊肉面供应。和县城内具有相当规模的香泉羊肉馆就有好几家。所有羊肉馆的从业人员保守估计有百把人,每年的营业额在千万元左右。
羊肉馆门脸外有一个醒目的标志,就是大门旁挂着宰杀后,剥了皮,掏尽内脏的一腔整羊。店内*显眼处,有一口“闷子锅”,还有一个小灶台。门外的整羊是一个招牌,用来吸引顾客。“闷子锅”是一口特制的锅,它以一张大铁锅为基础,在锅沿上再由箍桶匠箍上一圈桶,桶板高约一米,以便增加锅内的容积,一般来说,“闷子锅”的容积是原来铁锅容积的2~3倍。它是用来煮羊肉的,一次可煮两三只整羊。小灶台是用来煮小锅羊肉面的,顾客要吃羊肉面,大厨就在这个小灶台上用特制的小锅,舀上羊汤下面条,服务人员会在桌上放一个小铁圈,面煮好后,就连锅端来放在桌子上供客人食用。
羊肉面的制作是颇为讲究的。作为主要原料的羊,要的是和县当地的土山羊,山羊宰杀后要剥皮,羊的脂肪主要在皮肤上,所以,香泉羊肉面里,几乎看不到肥肉。剥去皮的羊被大卸几块后,放到“闷子锅”里煮,一锅可以煮上几只羊。煮的过程十分讲究“汤头”,就是要恰到好处。煮好后要剔去骨头,剔出的羊肉要能够切成薄薄的细片。汤则是煮羊肉面的主要原料,香泉羊肉面质量的优劣全在于汤,原汁原味才是上品。面条也有讲究,它是羊肉面的主体,当初,有用水面条,也有用干面条,*后,厨师们几经钻研,用的是当地的精品挂面。羊肉面的佐料有若干种,*重要的是盐、醋、蒜与辣椒,经验丰富的厨师才能够做出地道的口味。
羊肉馆的营业方式也颇具时令和地方特色。羊肉馆一年之中只经营3~4个月,以冬天为主,至于提前与延后,则要看具体的情况。即使在冬天,也是以晚餐为主,夜间的营业时间比较长,近来也有通宵营业的。早年,街上的人喜欢“喝羊汤”,喝羊汤是不吃面,只喝煮羊肉的汤。他们自己带上一点锅巴,到羊肉馆里花几个小*,买一碗汤来泡锅巴,碗里只要放一点盐和葱花就可以了。另一种方式就是吃羊肉面。如果是几个朋友一道下羊肉馆,*常见也是*有特色的菜肴是盐水板鸭与炒羊杂,或者再加一道红烧羊肉,这三道菜是羊肉馆的招牌菜,外加一锅羊肉面。一锅羊肉面端上桌,服务人员会把切好的羊肉当着客人的面放进锅中,*后放入切好的大蒜。客人吃羊肉面是分食的,一人一份餐具,捞面、舀汤或是夹肉,由客人自便。羊肉面拖酒也是香泉的一个特色,即是人们可以从小锅里捞上面条来当作下酒菜。如果是三两个人,只要一锅面就行了,他们就将羊肉面当作下酒菜,不要其它任何菜肴,酒尽面完,吃饱喝足,满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