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月圆人团圆的佳节,难得举杯邀明月,家人两团圆,怎少得了美食相伴了。那中秋吃什么?有句俗语是:“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我们都会吃月饼,以示团团圆圆。但是,你知道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有哪些传统美食呢?跟着《品味周刊》的步伐,让我们一起去发现中秋节许多营养健康的传统美食。
大闸蟹
中秋节吃大闸蟹是江浙一带的习俗,现在兰州也已步入其中。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个中滋味让人神往。回到世俗的生活:不过今天的大闸蟹一定够贵,不妨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留到明天吃也罢。
鸭子
元末时期,汉人为推翻元人,用暗语联系,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而且,八月份的鸭子正好肥瘦适宜,口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烤肉
在我国台湾省,中秋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烤肉。其实多年前两家酱油厂商在电视上大展广告攻势加上许多商场在中秋前夕搞起了烤肉相关产品的特卖会,所以很多人光顾。在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吃烤肉也变成了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菜肴。
南瓜
中秋宴全家团圆,少不了大鱼大肉,吃些南瓜可增强饱腹感,减少脂肪的摄入。南瓜在秋季成熟,富含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有减缓血糖升高、降低血脂、防止便秘的功效。此外,秋季干燥,多吃南瓜,还可滋润肌肤。
田螺
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芋头
用清水煮一大锅小芋头蘸了糖吃,是过去穷人家的实在日子。在江浙一带,芋头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中秋节吃芋头,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桂花糕、桂花酒
八月桂花香。的确,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蒸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这个东西没剥开的时候可玩性大于可看性,摸在手里凉凉圆圆滑滑的,剥开之后可看性又大于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宝石攒在一起,好看。
藕饼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场上藕的品种主要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七孔藕品种质地优良,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中秋应景菜谱推荐
每到中秋,赶回家吃一顿团圆饭是少不了的。中秋的餐桌上应该有些啥应景菜肴呢?不妨现在学两手应节食材的烹饪方法。
清炒螺蛳
原料:螺蛳、大蒜、姜片、辣椒
制作方法:
1.螺蛳清养干净,剪去螺尾。
2.大蒜切末,姜切片。
3.锅内油烧热,下蒜末、姜片、辣椒炒出香味,接着下入螺蛳翻炒两分钟,加生抽、料酒、盐、白糖翻炒后,加入少许清水焖煮三分钟,撒入鸡精就可以出锅了。
葱油芋艿
原料:小芋艿8个、葱2根、盐、糖
制作方法:
1.芋艿连皮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没过,煮开后,改小火煮20分钟,备用。
2.将芋艿泡在冷水中,再将皮剥除,每个对切两半,小的可以不切;葱洗净,切末。
3.用2大匙油炒香葱花,放入芋艿及调味料和1杯清水烧开,改小火加盖焖至熟软时盛出即可。
冬瓜薏米老鸭汤
原料:老鸭半只、薏米一把、冬瓜两斤、姜、料酒、盐、白胡椒粉、小葱
制作方法:
1.老鸭去头、脚和屁股,清洗干净,去掉多余的油脂,剁成大块。姜切片,冬瓜去皮切大块,薏米洗净提前浸泡备用;
2.炒锅内不放油,将鸭块放入,加两三片姜一起,翻炒,炒到鸭肉变色时,加入少许料酒,继续翻炒到鸭块收缩,往外冒油;
3.将炒好的鸭块转入砂锅,加入剩余的姜片,放入足量开水及泡好的薏米,烧开,再转小火炖1小时;
4.在汤锅中加入冬瓜和少许盐,中火再炖20分钟即可,撒切碎的小葱和白胡椒粉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