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现场,渤海交易所显示大屏上的数据不断地更新着,跳跃上升的指数就好似丽水生态精品农业蓬勃向上的动力,而在前一天半参展期间,丽水更是交出了总销售额730万,总签约额1.8个亿的漂亮答卷。
这块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秀美土地上,千年农夫世代精耕细作,培植了富饶的农耕作物,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26日——28日的2014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更是在杭州刮起了一阵“生态农业”旋风。
聚星为月“丽水山耕”横空出世
“丽水有很多地域性优质农产品品牌,但很分散,丽水的天空里璀璨的星星很多,但少了一个月亮。现在这个品牌,就是我们打造的大月亮!”丽水市副市长任淑女说到。在“丽水山耕”品牌说明会上,这个丽水特有的区域性品牌闪亮登场,这张丽水农业主打的生态精品农业“金标签”,照亮各大品牌的发展之路。
围绕着以茶叶、食用菌、水(干)果、高山蔬菜、中药材、畜禽、笋竹、油茶等为主的农业八大主导产业,丽水各县级层面打造了多个产业品牌。但在产业品牌外,又拥有无数的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他们基本有自己的产品品牌,在量上犹如繁星,在市场上却大多无人知晓。
因此,有标志性的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这个念头,就在丽水人心中扎下了根。“法自然,享淳真”为口号的“丽水山耕”便应运而生了,它覆盖全丽水市、整合全区域、全产业、对接市场与产品,进一步引领丽水生态精品农业实现品牌化发展,从而带动产业和企业品牌共同发展,母子品牌合力,最终实现资源经济到品牌经济的飞跃。
做精做优三条价值量串起大商机
区域公用品牌对于丽水生态精品农业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丽水地处浙西南,是浙江省的绿色屏障,拥有独一无二的优质生态,“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也早已成为丽水生态的最佳代言,在这种源远流长的在地农业底蕴下,深藏着孕育丽水农业深厚的山耕文化,正是这样独特的文化价值链的推动,促使了区域公用品牌的诞生,形成鲜明的“丽水号召力”。
而无论是“楚州十珍”还是八大主导产业,丽水的农业物质价值链则成了“丽水山耕”品牌的基础保障。有了物质基础,机制调节更是不可缺少,为成立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市政府组建了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协会,形成上下协同的特色政策机制,凝聚了整个丽水的农业力量,逐步推广区域公用品牌,将丽水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型基础收益向服务型高附加值收益转变。
电商汇聚让山耕文化走向世界
在本次农博会上,“丽水山耕”大旗下的多家农业企业还尝试了一条新路子,专程从丽水赶到杭州与全省众多优秀的电商服务商“相了个亲”,在农博会电商服务商推介会上,不少企业当场互换了名片,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以前,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运输不变,农民守着金山银山却苦于没有市场销路,2012年起,丽水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拓宽网上销售渠道,为生态农产品搭建了一条通往全国市场的“高速公路。”
据丽水市农业局局长姜波介绍,截至今年8月,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销售总额达23.13亿,同比增长100.26%。同时,随着“一村一店”、“赶街”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等项目的持续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丽水模式”、“遂昌模式”、“北山模式”的相继涌现,而在阿里巴巴7分钟的路演视频中,丽水电商发展情况就占了1分钟,由此可见,丽水农业电商化已经变成了一种“丽水特色”的经销方式。
丽水电商的发展,为“丽水山耕”搭建了一个“走出去”的平台,让这方好山好水所孕育的好产品真正有机会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这次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办的很棒,不仅让我们买到了农产品,更重要的是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丽水深厚而丰富的山耕文化”,正如在展会上逛得停不下来的林大爷所说,丽水农业正带着独有的山耕文化,踏着区域品牌化的步子,安上电商销售的翅膀,朝着生态精品现代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