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徽墨之乡”、“名茶之乡”的茶点,徽墨酥的外形酷似徽墨,6厘米长4厘米宽1厘米厚,造型是一般徽墨墨锭的标准尺寸,酥体从外到内乌黑油亮,芳香四溢。品尝时的口感享受难以言表:油酥柔韧,不待咀嚼先自融化生津,唇齿留香,清幽雅淡;甜而不腻,让人觉得甘甜适中,大有“添一分就腻味减一分则乏味”之美感。
徽墨酥
历史典故
相传唐朝末年,河北有位叫奚廷圭的制墨高手,当时南唐皇帝李煜爱好舞文弄墨,他把奚廷圭请来,安排在徽州制墨。
不久,北宋灭唐,李煜被北迁到汴京。谁知这位降王痴心依旧,看到书房缺墨了,习惯的派人到徽州取墨,王府总管是宋朝派的,知道降王私取贡物,就布下天罗地网,准备获取物证,以置李煜于死地。
徽州的奚廷圭这时也非常为难,墨房里驻有宋朝的督贡,私取贡物,罪不可赦,叫来人空手而回有对不起老主人。思忖之际,对面新开的糕铺店传来了诱人香味,过去一看,那新捣的黑麻馅同墨房里的墨料一模一样,心中有了底,他取来墨模,借了麻馅印了批墨锭交来人带走。后来,李煜果然逃过了这一劫,而徽墨酥的香味,也飘扬在汴京了。
现在,走皖南、游徽州的人,仍能尝到由脱壳黑芝麻、百花蜜调制的徽墨酥,听到这流传已久的故事。
制作过程
徽墨酥的制作大致包括精选精制黑芝麻主料、巧妙炒制黑芝麻、精磨黑芝麻酱、拌料、入模成型和包装等六道主要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否则将无法达到其严格异常的质量标准。比如主料黑芝麻就不能随意从市场收购,而是经过化验室对各产地黑芝麻反复检测后筛选出某地产品作为主料专用;再比如炒制工序,通常都由资深老师傅亲自把关,既不能生也不能老但又要出香出脆出油,技术性相当强;再比如拌料工序的熟面粉、白糖粉、芝麻酱等各种原料的配方的最佳方案的制定更是大有文章,所有这些源于传统又有创新的新徽派糕点制作技艺正是其之所以难以仿制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