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行各业在经济危机的“严寒”中备受考验时,民办教育行业非但没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反而如入春天般生机勃勃。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风险投资也受到一定冲击,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小的“反周期”行业备受投资人瞩目,这其中就包括教育行业。
从投资情况来看,今年教育行业投资仍不输去年。2008年,媒体披露的教育投资案件近10例,其中包括以环球天下为代表的外语培训、以达内为代表的it培训、以昊月集团为代表的学历教育以及逆势融资过亿美元的安博教育等。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教育规模为世界第一,全国学生总数过3亿。一方面,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较低等情况下,民办教育从资源上起到平衡作用,也为教育经费提供相当的补充。另一方面,我国教育消费仍有上涨空间。以全国可支配收入较高的三个区域为例,北京2007年教育消费占总服务性消费的17.8%;上海今年前三季度教育文化娱乐总消费占服务性消费比例为15.7%,广东上半年该比值则为11.9%,对比日本2007-2008年度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34.1%的比例,我国教育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有大幅提升空间。
民办教育发展的机会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教育政策及人口基数等因素,未来除各类培训外,我国教育产业发展机会将可能出现在以下环节:
少儿教育:我国当前2-12岁少儿超过2.2亿,基数庞大,少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民众对子女教育认识逐渐提高,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少儿接受教育年龄逐渐提前,早教由此催生。另外,由于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适龄少儿择校成为当前基础教育中最关键问题之一。由此引发的幼升小、小升初培训市场火爆异常。从人口层面看,我国80年代出现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目前对应的育龄妇女数量仍未达到顶点,新生儿数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较大缩减。根据年龄阶段推算,未来几年早教市场上升空间巨大;且2012年左右,我国将迎来新一轮的入学高峰。少儿教育市场仍将快速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发展部门发布的2008年教育政策中,都明确提出要加快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同时,将其列入为“十一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进步,就业与职业结构随之转变。从农业、矿业,转向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从农民转向工人及服务人员。2007年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职业技术工人总体求人倍率大于1,技师求人倍率为2.2。各地出现高级蓝领技工荒。
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职业教育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逐年攀升。2007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为810.02万,招生比例上升49.1%,未来几年招生人数将稳定在800-850万;在校生人数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中要实现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100万人的目标。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是“国策教育”,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高考复读:从统计数据上看,国家从宏观上实行了“紧缩”的高考录取政策。
在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发下,连续三年未扩招,录取率趋于稳定。高考“剩余人口”规模逐步扩大。2007年,高考复读人数进一步上涨,达到300万,占2008年总报名人数的近30%。未来几年,高考市场仍将是教育行业最热门的方向之一。
海外留学:人民币升值,居民支付能力提高,是催生留学热的重要原因。2007年我国留学市场彻底摆脱低迷状态,一度出现负增长率的留学人数激增到15万人,留学市场回暖。2008年留学人数预计增长30%,突破20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值。在留学热潮的冲击下,一度冷淡的出国考试也随即回暖。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到今年10月,雅思考生人数同比增长50%。全年考生增幅至少在三成以上。业内专业人士预测,未来我国留学市场仍呈上升趋势,除出国考试外,各相关教育服务均将出现较大发展机会。
考量教育企业的风险要素
综合我国当前巨大的教育人口基数、国家政策宏观现状、各教育环节市场及教育产业特有的行业特点等因素来看,即使在2008年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产业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由于我